稽首明廷内释义


【稽】1. 停留:~留。~滞。  2. 考核:~核。~查。~考。无~之谈。  3. 计较:反唇相~。  4. 至。  5. 姓。 | ◎ 〔~首〕古代的一种礼节,跪下,拱手至地,头也至地。 典

【首】1. 头,脑袋:~饰。~级。~肯(点头表示同意)。  2. 领导的人,带头的:~领。元~。~脑。~相(xiàng)。  3. 第一,最高:~都(dū)。~府。  4. 最先,最早:~次。~届。~创。~日封。~义(首先起义)。  5. 出头告发:自~。出~。  6. 量词,指诗和歌:一~诗。  7. 姓。

【明廷】1.指甘泉山。在陕西省淳化县西北。亦指甘泉宫。古代帝王祀神灵之地。《史记·封禅书》:“其后黄帝接万灵明廷。明廷者,甘泉也。”《汉书·郊祀志上》作“明庭”。康有为《与菽园论诗兼寄任公等》诗:“四圣崆峒迷大道,万灵风雨集明廷。”2.汉代人对县令的敬称。犹明公、明大夫。《后汉书·党锢传·张俭》:“篤曰:‘篤虽好义,明廷今日载其半矣。’”李贤注:“明廷犹明府。”此指外黄县令毛钦。明王志坚《表异录·职官》:“唐人称县曰明府,汉人谓之明廷。”3.圣明的朝廷。唐陆龟蒙《书带草赋》:“未尝輒入明廷,何当指佞。”宋陆游《贺

【内】1. 里面,与“外”相对:~部。~外。~定。~地。~阁。~行(háng )。~涵。  2. 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人。~亲。~弟。  3. 亲近:~君子而外小人。 | ◎ 古同“纳”,收入;接受。

稽首明廷内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