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1. 托付:~托。~存。~情。~怀。~意。 2. 依靠,依附:~居。~食。~生虫。 3. 托人传送,特指由邮局传递:~信。~钱。 4. 认的亲属:~父。~母。~子。
【书】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 2. 信:~信。~札。~简。~函。 3. 文件:证~。说明~。 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 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 6. 字体:草~。隶~。楷~。 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 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
【多】1. 数量大,与“少”、“寡”相对:人~。~年。~姿。~层次。~角度。~难(nàn )兴(xīng )邦。~~益善。~行不义必自毙。 2. 数目在二以上:~年生草。~项式。~义词。~元论。 3. 有余,比一定的数目大:~余。一年~。 4. 过分,不必要的:~嘴。~心。~此一举。 5. 相差的程度大:好得~。 6. 表示惊异、赞叹:~好。 7. 表示某种程度:有~大劲儿使~大劲儿。 8. 表疑问:有~大呢?~会儿? 9. 姓。
【向】1. 对着,朝着,与“背”相对:~背(bèi )。~北。 2. 目标,意志所趋:志~。方~。 3. 偏袒,袒护:偏~。 4. 近,临:~晚。秋天漠漠~昏黑。 5. 从前:~日。~者。 6. 从开始到现在:~例。一~。 7. 姓。
【远山】的山峰。南朝宋谢灵运《登临海峤与从弟惠连》诗:“杪秋寻远山,山远行不近。”唐白居易《晚望》诗:“独在高亭上,西南望远山。”胡鄂公《北方实录》:“其初也,若新月之腾海,远山之雨霽,若春花之乍放,晓鶯之婉啼。”2.形容女子秀丽之眉。唐崔仲容《赠歌姬》诗:“皓齿乍分寒玉细,黛眉轻蹙远山微。”宋范成大《次韵陈季陵寺丞求歙石眉子砚》:“宝玩何曾捄枵腹,但爱文君远山蹙。”《天雨花》第十九回:“瓜子面儿多俊俏,秋波如画口如樱。两道远山分八字,楚楚身材弱不胜。”参见“远山眉”。
【中】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心。当(dàng)~。~原。~华。 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房~。~饱。 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辍(中途停止进行)。~等。~流砥柱。 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 5. 特指“中国”:~式。~文。 6. 适于,合于:~看。 | 1. 恰好合上:~选。~奖。~意(会意,满意)。 2. 受到,遭受:~毒。~计。 3. 科举考试被录取:~举。~状元。 典
乾坤万象
首先,苏轼的这句诗把两个本是隔离的元素,即“书信”和“远山”联系到了一起。通过“寄书”传递的情感,人们在不同的山岗之间建立起心灵的联络,弥补了地理上相隔的距离。
等你的温度
“寄书多向远山中”这句诗,字虽不多,意境却令人深思。文人笔下的“远山”,既是传情达意的媒介,也是隔离彼此的天然屏障。而“寄书”,不仅是书信传递,更是情感沟通。因此,这句诗是一首表达远隔千里但依然惦念相通之情的佳作。
岁月的痕迹
其次,“远山”在文学作品中往往代表着孤独、寂寞、不可及,苏轼却把它变成了传情的媒介。他用书信打破山岗的距离,使得思念与寄托得以有了释放。这种“以书代言”的方式传达情感,也更加彰显文人的情怀。
铃儿响叮当
此外,这句诗还可以理解为一个隐喻,即两颗独立的心灵如同隔在两座远山之间。而“寄书”的动作,则是两个心灵间的桥梁和纽带。这种心灵间的共鸣和融合,无疑使读者深感其中的意蕴。
天禅之岛
总之,苏轼的这句诗巧妙地将传统意义中的“远山”和“寄书”结合起来,并发挥了出其媒介、传达情感和隐喻的作用,同时具有深意和情感深刻,足以令人陶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