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骥子】1.良马。汉桓谭《新论·求辅》:“于边郡求得骏马,恶貌而正走,名驥子。”南朝陈徐陵《移齐文》:“所获龙驹驥子,百千其羣。”元许有壬《马酒》诗:“驥子飢无乳,将军醉卧毡。”2.比喻英俊的人才。《北史·裴延俊传》:“二子景鸞、景鸿,并有逸才,河东呼景鸞为驥子,景鸿为龙文。”唐钱起《送马员外拜官觐省》诗:“二十为郎事汉文,鸳雏驥子自为羣。”清张问陶《题家子白梅屋课女图时官泾州刺史》诗:“检点奇篇传驥子,挑灯先唤女儿看。”漢
【麟儿】麟儿”的省称。明汪廷讷《狮吼记·训姬》:“那陈季常呵,风流瀟洒,愿他早诞麟儿。”典
【勋】◎ 特殊功劳:~章。~业(功勋和事业,如“不朽的~~”)。功~。
【业】1. 国民经济中的部门:工~。农~。 2. 职务,工作岗位:职~。就~。 3. 学习的功课:学~。肄~。毕~。~精于勤。 4. 重大的成就或功劳:创~。丰功伟~。~绩。 5. 从事:~医。~商。 6. 财产:产~。 7. 既,已经:~已。~经。 8. 佛教名词:~报(佛教指善行、恶行的报应)。~障(亦称“孽障”)。 9. 姓。
【付】1. 交,给:支~。托~。~款。~梓(把稿件交付刊印)。~讫。~出。~与。~之一笑。~诸东流。 2. 量词,指中药(亦作“服”):一~药。
【渠】1. 水道,特指人工开的河道或水沟:~道(亦指途径,门路)。沟~。 2. 大:~帅。~魁(首领)。 3. 方言,他:~侬(他,他们)。~辈。 4. 车辋,古代车轮的外圈。 | ◎ 岂:“掾部~有其人乎?”
【了】1. 明白,知道:明~。一目~然。 2. 完结,结束:完~。~结。 3. 在动词后,与“不”、“得”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看不~。办得~。 4. 与“得”、“不得”前后连用,表示异乎寻常或情况严重:那还~得! | 1. 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写完~。 2. 助词,用在句子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表示出现新的情况:刮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