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走】快速离去;快步走,快跑。《吴子·应变》:“战胜勿追,不胜疾走。”宋陆游《系舟下牢溪游三游洞二十八韵》:“久闻三游洞,疾走忘病婴。”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二·南江野人》:“南江有二野人,能手格猛虎,恒擘獐鹿啖之,悬崖絶壁,腾上如鸟隼,虽其家人亲戚招之,疾走不顾也。”茅盾《子夜》十九:“吴荪甫全身都发抖了。他铁青着脸,咬紧牙齿在屋子里疾走。”2.急速奔向。《史记·黥布列传》:“楚使者起。何(随何)因説布曰:‘事已搆,可遂杀楚使者,无使归,而疾走汉并力。’”典
【如】1.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 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 3.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 4. 到,往:~厕。 5. 假若,假设:~果。~若。假~。 6.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 7. 与,和:“公~大夫入”。 8.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 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 10. 表示举例:例~。 11.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 12.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1
【脱】1. 离开,落掉:~产。~发(fà)。~节。~离。~落。~贫(摆脱贫困)。~稿(完成著作)。~手。摆~。挣~。临阵逃~。 2. 遗漏:~漏。~误。~文(因抄刊古书而误脱的字。亦称“夺文”)。 3. 取下,除去:~下。~帽。~氧。~脂。~胎换骨。 4. 倘若,或许:~有不测。 5. 轻慢:~略(放任,不拘束)。~易(轻率,不讲究礼貌)。轻~(轻率,不持重,放荡)。 6. 姓。 典
【兔】1. 哺乳动物,耳长,尾短,上唇中间裂开,后肢较长,跑得快:~子。~脱(迅速地逃走)。~毫笔。~起鹘落(“鹘”,打猎用的猛禽。兔子才起来而鹘已经扑下去,喻动作敏捷。亦喻作书画或写文章下笔迅捷)。 2. 古称娈童(指被当作女性玩弄的美貌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