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1. 多年生草本植物,秋天开花,是观赏植物,有的花可以入药,亦可作饮料:~花。赏~。春兰秋~。 2. 姓。
【丛】1. 聚集,许多事物凑在一起:~生。~聚。~密。 2. 聚在一起的(人或物):人~。草~。~刊。为~驱雀(喻不善于团结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赶到敌人方面去)。~祠。 3. 姓。
【抽】1. 把中间的取出:把信~出。 2. 从事物中提出一部分:~签。~调(diào)。~查。~头。~薪止沸。 3. 吸:~烟。~水。~泣。~咽。 4. 概括:~象。~演。 5. 减缩:~缩。 6. 引出,长出:~青。~芽。~穗。~纱。 7. 用细长的、软的东西打:用鞭子~。 8. 痉挛:~搐。~风。
【绿】◎ 蓝和黄混合成的颜色,一般草和树叶呈现这种颜色:~色。~叶。~灯。~化。~洲。~茶。~地。~茸茸。~水青山。 | ◎ 义同(一),专用于某些名词:~林。~营(中国清代由汉人编成的武装,用绿旗作标志)。
【满】1. 全部充实,没有余地:~足。~意。充~。饱~。美~。~腔热血。琳琅~目。~载而归。 2. 到了一定的限度:~员。~月。不~周岁。 3. 骄傲,不虚心:自~。志得意~。 4. 十分,全:~世界(到处)。~堂灌。~天飞。~园春色。 5. 使满,斟酒:~上一杯酒。 6.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等省和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族。~文。~汉全席。 7. 姓。
【枯荄】的草根。《文选·潘岳<悼亡诗>之三》:“落叶委埏侧,枯荄带坟隅。”李善注引《方言》:“荄,根也。”唐崔损《霜降赋》:“翻繽纷之槁叶,宿苍莽之枯荄。”宋苏舜钦《依韵和伯镇中秋见月九日遇雨之作》:“众香爱春发枯荄,我知惟动儿女怀。”明刘基《春雨》诗之一:“春风和雨细细来,园林取次发枯荄。”清宋琬《先大夫讳日》诗:“譬彼松下草,霜落成枯荄。”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