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1. 尚,还,表示进一层:既高~大。尚~。况~。 2. 表示暂时:苟~偷安。姑~。 3. 表示将要、将近:城~拔矣。年~九十。 4. 一面这样,一面那样:~走~说。 5. 表示经久:这双鞋~穿呢! 6. 文言发语词,用在句首,与“夫”相似:~说。 7. 姓。 | 1. 文言助词,用在句末,与“啊”相似。 2. 多的样子。 3. 农历六月的别称。 4. 敬慎的样子:“有萋有~”。 5. 古同“趄”,趑趄。 典
【摩】1. 擦,蹭,接触:~擦。~天。~崖(山崖上刻的文字、佛像等)。~肩接踵。~顶放踵。 2. 摸,抚:~弄。~挲(suō) 3. 研究,切磋:观~。揣~(a.研究,仔细琢磨;b.估量,推测)。 4. 古同“磨”,磨擦。 | ◎ 〔~挲(suō)〕用手轻轻按着一下一下地移动。
【枵腹】空腹。谓饥饿。唐康骈《剧谈录·严士则》:“士则具陈奔驰陟歷,资粮已絶,迫於枵腹,请以饮饌救之。”《明史·福王常洵传》:“王府金钱百万,而令吾辈枵腹死贼手。”清赵翼《边外诸土司地清晨必起黑雾》诗:“我行不蓐食,直以枵腹搏。”鲁迅《三闲集·匪笔三篇》:“命令被告枵腹恭候于异地,以俟自己雍容布置,慢慢开审,真是霸道得可观。”2.指饥饿的人。周咏《感怀》诗之四:“驱将枵腹填沟壑,鞭尽无衣泣露霜。”3.比喻空疏无学或空疏无学的人。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十二:“汎览健忘,致成枵腹。”清杨岘《<燕下乡脞录>序》:“视
【甘】1. 甜,味道好:~甜。~苦。~冽。~落。~之如饴。同~共苦。~旨(美味的食物)。 2. 美好:~雨(适时而有益于农事的雨)。~霖。 3. 自愿,乐意:~愿。~拜下风。 4. 姓。
【藜羹】用藜菜作的羹。泛指粗劣的食物。《庄子·让王》:“孔子穷於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糝。”成玄英疏:“藜菜之羹,不加米糝。”晋陶潜《咏贫士》之二:“弊襟不掩时,藜羹常乏斟。”宋曾巩《寄题饶君茂才葆光庵》诗:“适意藜羹与布裘,结庐人境地还幽。”阿英《吃茶文学论》引《近世丛语》:“夫小人樵苏以给食,豆粥藜羹,仅以充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