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大士化身兜率天释义


【君】1. 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主。~子(a.旧指贵族、统治者及其代言人;b.指品行好的人,如“正人~~”)。~王。~上。国~。~权。~临。~侧。  2. 古代的封号:商~。平原~。信陵~。长安~。  3. 对对方的尊称:张~。诸~。 典

【不】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见】1.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2. 接触,遇到:怕~风。~习。  3.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5. 会晤:会~。接~。  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 1. 古同“现”,出现,显露。  2. 古同“现”,现存。 典

【大士】高尚的人。《管子·法法》:“凡论人有要,矜物之人,无大士焉。”尹知章注:“大士不矜,谦以接物。”《韩诗外传》卷九:“孔子曰:‘大士哉!由来,区区汝何攻?赐来,便便汝何使?愿得衣冠为子宰焉。’”2.佛教对菩萨的通称。南朝齐周颙《重答张长史》:“夫大士应世,其体无方,或为儒林之宗,或为国师道士,斯经教之成説也。”唐湛然《法华文句记》卷二:“大士者,《大论》称菩萨为大士,亦曰开士。”3.特指观世音菩萨。《红楼梦》第五十回:“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4.对高僧的敬称。宋苏轼《金山长老宝觉师真赞》:“望之

【化】1. 性质或形态改变:变~。分~。僵~。教(jiào )~。熔~。融~。潜移默~。~干弋为玉帛。。  2. 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缘。~斋。  3.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丑~。绿~。  4. 习俗,风气:有伤风~。  5. 特指“化学”:~工。~纤。~肥。 | ◎ 同“花”。

【身】1. 人、动物的躯体,物体的主要部分:~躯。人~。~材。~段。船~。树~。  2.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世。献~。  3. 亲自,本人:自~。亲~。~教。~体力行。  4. 统指人的地位、品德:出~。~分(fèn )。~败名裂。  5. 孕,娠:~孕。  6. 量词,指整套衣服:做了一~儿新衣服。

【兜率天】亦称“兜术天”。梵语音译。佛教谓天分许多层,第四层叫兜率天。它的内院是弥勒菩萨的净土,外院是天上众生所居之处。《法华经·劝发品》:“若有人受持读诵,解其义趣,是人命终……即往兜率天上弥勒菩萨所。”晋法显《佛国记》:“﹝佛鉢﹞到天竺已,当上兜术天上。”唐白居易《祭中书韦相公文》:“灵鷲山中,既同前会;兜率天上,岂无后期?”清龚自珍《齐天乐》词:“兜率天中,修罗海上,各是才人无数。”亦省作“兜率”。五代齐己《题东林白莲》诗:“大士生兜率,空池满白莲。”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时事·弥勒佛治世》:“劫坏之后,弥勒方

君不见大士化身兜率天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