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1.君主与臣下。《易·序卦》:“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唐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彼见吾君臣父子之懿,文物事为之盛,其心有慕焉。”宋范仲淹《阳礼教让赋》:“侯以明之,罔替君臣之义;礼无违者,遂诣宾主之情。”清叶廷琯《鸥陂渔话·黄陶庵集外诗》:“当日君臣荒乐,文武酣嬉之状,如遇目前。”2.中医方剂中的主药与辅药。《素问·至真要大论》:“方制君臣何谓也?岐伯曰:‘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云笈七籤》卷六六:“君臣相得,浮沉得度,药物和合,即神仙之要妙也。”《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
【有】1. 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 2. 表示所属:他~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 | ◎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典
【大】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 6. 敬辞:~作。~名。~手笔。 7. 时间更远:~前年。 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 1. 〔~夫〕医生(“夫”
【义】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 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务。~愤。~演。见~勇为。 3. 情谊:~气。恩~。~重如山。 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含~。释~。微言大~。 5. 指认为亲属的:~父。 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 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