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正】谬误,加以纠正。《左传·文公元年》:“先王之正时也,履端於始,举正於中,归餘於终。”唐刘肃《大唐新语·友悌》:“毕构为益州长史兼按察使,多所举正,风俗一变。”明王世贞《觚不觚录》:“惜乎言官不能举正,坐成其妄耳。”2.列举其罪而正之以法。《后汉书·苏章传》:“顺帝时,迁冀州刺史。故人为清河太守,章行部案其姦臧……遂举正其罪。”
【分】1. 区划开:~开。划~。~野(划分的范围)。~界。~明。条~缕析。~解。 2.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发。~忧。~心劳神。 3.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会。~行(háng )。 4. 散,离:~裂。~离。~别。~崩离析。~门别类。 5. 辨别:区~。~析。 6. 区划而成的部分:二~之一。 7. 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春~。秋~。 | 1. 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所当然。身~。~内。恰如其~。安~守己。 2. 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天~(天资)。情~(情谊)。
【星度】的度数。《史记·历书》:“乃者,有司言星度之未定也,广延宣问,以理星度,未能詹也。”《后汉书·方术传上·谢夷吾》:“﹝谢夷吾﹞少膺儒雅,韜含六籍,推考星度,综校图録。”《新五代史·杂传十九·马重绩》:“古今所纪,考审多差,《宣明》气朔正而星度不验,《崇玄》五星得而岁差一日。”2.犹星命。宋袁文《瓮牖闲评》卷七:“婺州一衙前葛好问者,精於星度,尝谓子容之命全似杜祁公。”宋林逋《赠胡介》诗:“金方烧易得,星度算来玄。”明高攀龙《与段幻然书》之三:“臺丈星度年来未佳,慎之!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