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取】1.看。取,作助词,无义。唐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诗:“看取莲花浄,应知不染心。”宋张孝祥《水调歌头·为方务德侍郎寿》词:“看取连宵雪,借与万家春。”清纳兰性德《剪湘云·送友》词:“密约重逢知甚日,看取青衫和泪。”2.犹且看。宋晏殊《喜迁莺》词:“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宋欧阳修《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词:“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3.看待;对待。鲁迅《坟·论睁了眼看》:“世界日日改变,我们的作家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的时候到了。”沙汀《困兽记》一
【剑】◎ 古代的一种兵器:宝~。长~。~鞘。~术。~拔弩张(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后亦喻书法雄健)。刻舟求~。
【横腰】。北周庾信《岁晚出横门》诗:“据鞍垂玉帖,横腰带锦心。”唐李白《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诗:“岂无横腰剑,屈彼淮阴人。”2.指带剑。清钱谦益《答何三季穆》诗:“係累行人传秃节,参夷降将诧横腰。”3.犹拦腰。郭沫若《水平线下·到宜兴去》:“我乘的是一只小船,载子又没有十分载平稳,被风横腰一吹,骨噜噜地便落在漩涡里打了一个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