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1. 能够:~勤~俭。 2. 战胜,攻下:攻~。~复(战胜敌人并收回失地)。 3. 制伏:~服。~制。~己奉公。以柔~刚。 4. 严格限定:~日。~期。~扣。 5. 消化:~食。 6. 公制重量单位或质量单位: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 7. 中国西藏地方的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市斤;亦是其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约合一市亩。
【配】1. 两性结合:~偶。~种(zhǒng)。 2. 相互分工合作:~合。~器。 3. 用适当的标准加以调和:~料。~制。~伍。~药。~色。~餐。 4. 有计划地分派、安排:~备。~置。~给(jǐ)。分~。搭~。 5. 把缺少的补足:~套。~乐(yuè )。装~。 6. 衬托,陪衬:~搭。~角儿(jué)。~殿。红花~绿叶。 7. 够得上:~得上。 8. 古代把罪人遣放到边远地区充军:~军。发~。刺~。
【三王】1.指夏、商、周三代之君。(1)夏禹、商汤、周武王。《穀梁传·隐公八年》:“盟诅不及三王。”范宁注:“三王,谓夏、殷、周也。夏后有钧臺之享,商汤有景亳之命,周武有盟津之会。”(2)夏禹、商汤、周文王。《孟子·告子下》:“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赵岐注:“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是也。”(3)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尸子》卷下:“汤復於汤丘,文王幽於羑里,武王羈於王门;越王栖於会稽,秦穆公败於崤塞,齐桓公遇贼,晋文公出走,故三王资於辱,而五霸得於困也。”2.指周之太王、王季、文王。《国语·周语下》:“以太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