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函经卷一炉香释义


【两】1. 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个黄鹂。~本书。  2. 双方:~可。~边。~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旁。~侧。~袖清风。~败俱伤。  3.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十~(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  4. 表示不定数目:~下子。~着儿(zhāor )。

【函】1. 匣,盒子:石~。剑~。  2. 套子,引申为量词:书~。信一~(信一封)。  3. 信件:~件。公~。来~。  4. 包含,容纳:~夏(“夏”,指中国;“函夏”即包括整个中国)。巨蚌~珠。  5. 铠甲:~人(制甲的人)。

【经卷】īngjuàn[Buddhistscripturerollorreel]指宗教经典经卷雕板:经年累月经筵经子经部经见经月经常经纬仪经纬天下经过经坐经风雨见世面经济基础经厂本经台经赞经血经纶手掩卷春卷北卷云彻雾卷秋卷被卷旋卷朱万卷首卷短卷发卷彻卷呈卷云屯席卷画卷调卷拆卷词卷

【一】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2. 纯;专:专~。~心~意。  3. 全;满:~生。~地水。  4. 相同:~样。颜色不~。  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7. 乃;竞:~至于此。  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  9. 或者:~胜~负。  10. 初次:~见如故。  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炉香】1.熏炉里的香气。唐韦应物《观早朝》诗:“禁旅下城列,炉香起中天。”宋苏轼《台头寺步月得人字》:“浥浥炉香初泛夜,离离花影欲摇春。”2.香炉里的香。唐马戴《宿阳台观》诗:“玉洞仙何在,炉香客自焚。”南唐李璟《望远行》词:“夜寒不去寝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花月痕》第五二回:“炉香茗碗,消受閒庭院。”

两函经卷一炉香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