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门换褧衣释义


【梁】1. 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泛指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房~。栋~。~上君子(指窃贼)。  2. 桥:桥~。津~(渡口和桥梁,借指学习的门径)。  3. 器物、身体或其他物体上中间高起的部分:鼻~。山~。车~。  4. 中国战国时期国名,魏国于公元前361年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后,改称“梁”。  5. 中国朝代名(a.南朝之一;b.五代之一)。  6. 姓。 典

【门】1.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儿。~口。开~见山。  2.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  3. 途径,诀窍:~径。~道儿。  4.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第。~风。~婿。长(zhǎng )~长子。  5. 事物的分类:分~别类。  6.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徒。  7. 量词:一~大炮。  8. 姓。

【换】1. 给人东西同时从他那里取得别的东西:交~。对~。~工。~文。兑~。  2. 更改,变:变~。更(gēng )~。~马(喻撤换担负某项职务的人,含贬义)。~样。~气。~言之(换句话说)。 典

【褧衣】用枲麻类植物纤维织布制成的单罩衣。古代女子出嫁时在途中所穿,以蔽尘土。《诗·卫风·硕人》:“硕人其頎,衣锦褧衣。”毛传:“夫人德盛而尊,嫁则锦衣加褧襜。”郑玄笺:“国君夫人翟衣而嫁。今衣锦者,在涂之所服也。”南朝梁江淹《丽色赋》:“春蚕度网,綺地应纺;秋梭鸣机,织为褧衣。”明杨慎《升庵经说·毛诗·褧衣》:“褧衣,或作絅衣,《説文》作檾衣,《仪礼》作顈衣,又作景衣,音义并同,皆嫁时在途之衣也。”

梁门换褧衣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