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树玉扶疏释义


【两】1. 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个黄鹂。~本书。  2. 双方:~可。~边。~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旁。~侧。~袖清风。~败俱伤。  3.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十~(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  4. 表示不定数目:~下子。~着儿(zhāor )。

【树】1. 木本植物的通称:~木。~林。~大根深(喻势力大,根基牢固)。  2. 种植,培育:~艺(“艺”,种植)。~荆棘得刺,~桃李得荫。  3. 立,建立:~立。~敌。  4. 量词,相当于“株”、“棵”:一~梅花。  5. 姓。

【玉】1. 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石。~器。~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金~良言。~不琢,不成器。  2. 美,尊贵的,敬辞:~泉。~液(美酒)。~言。~姿。~照(敬称别人的照片)。~宇(a.天空;b.瑰丽的宫阙殿宇)。亭亭~立。金科~律。金~其外,败絮其中。  3. 姓。

【扶疏】疎”。亦作“扶踈”。1.枝叶繁茂分披貌。《吕氏春秋·任地》:“树肥无使扶疏,树墝不欲专生而族居。肥而扶疏则多粃,墝而专居则多死。”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枝柯扶疎,世罕其比。”宋姜夔《虞美人·咏牡丹》词:“玉盘摇动半厓花。花树扶疏,一半白云遮。”明刘基《梅颂》:“扶踈萧森清以直兮,玄冰沍寒不挠其节兮。”朱自清《温州的踪迹》一:“花叶扶疏,上下错落着,共有五丛。”2.回旋貌;飘散貌。《淮南子·修务训》:“龙夭矫,燕枝拘,援丰条,舞扶疏。”高诱注:“扶疏,槃跚貌。”《文选·嵇康<琴赋>》:“忽飘摇以

两树玉扶疏的用户点评


岁月无声

2024-08-05 09:16:21

它是“自然诗”的代表之作,让读者在感受到自然之美的同时,也体验到了鲁迅对语言、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自然之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美好的启示。

whisperingWillow5

2024-08-04 18:29:21

“两树玉扶疏”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两株幽静的树木之间的景象。它韵律和谐,语言简洁自然,意境深邃,具有非常高的诗歌艺术价值。 这句诗的韵律优美,用字别出心裁,既有“玉扶疏”的高雅之美,又有“两树”的朴素与清新之感。

摄影达人

2024-08-03 03:32:55

“两树玉扶疏”这句诗简约而不简单,经典而不落俗套,是一首能够让人在心灵深处留下深刻印象的优美诗篇。

寂静的山谷

2024-08-02 23:40:23

诗句以清新淡雅的风格,表达出树木间交错纵横的景象,使人联想到自然之美,是诗人感受自然、寄托情感的良好表达。 这句诗的用词清新简练,通俗易懂,没有晦涩艰深的修辞手法,但却能够深深地打动人心。

勇往直前333333

2024-08-01 02:49:27

它撷取了自然界中最简单的元素,传达给人一种平静恬静的美感,从而让人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这句诗意境深邃,让人不禁感到一番肃然起敬。它启示我们感悟生命、品味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