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粝食】食。《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妾夸布服糲食。”颜师古注引孟康曰:“糲,粗米也。”唐姚合《哭费拾遗徵君》诗:“服儒师道旨,糲食卧中林。”明唐顺之《赠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闻侯之夫人亦乐于糲食敝衣,与侯所嗜好无异。”
【惟】1. 单,只:~独。~一。~有。~恐。~命是从。~我独尊。 2. 但是:雨虽止,~路仍甚泥泞。 3. 文言助词,常用于句首:~妙~肖。~二月既望。 4. 想,思考:思~(亦作“思维”)。~度(dù)(思量,揣度)。
【黄齑】亦作“黄虀”。亦作“黄韲”。1.咸腌菜。宋朱敦儒《朝中措》词:“自种畦中白菜,醃成瓮里黄齏。”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我见舂了几升陈米,煮下半瓮黄虀。”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十月·时品》:“冬笋新来,黄虀纔熟。”2.常借指艰苦的生活。明高明《琵琶记·蔡公逼试》:“可不乾费了十载青灯,枉捱过半世黄齏?”清蒋士铨《空谷香·散疫》:“辱抹煞逢掖威仪,咳,支支却怎生捱过了半世黄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