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波】。《楚辞·远游》:“叛陆离其上下兮,游惊雾之流波。”唐罗隐《蟋蟀诗》:“美人在何,夜影流波。”清唐孙华《闲居写怀》诗之八:“习成固难挽,流波日滔滔。”《花城》1981年第1期:“从船舱望去,两岸弥漫在细雨中的房屋、树木,仿佛浮在流波之上,时起时伏地向后退去。”2.比喻晶莹流转的眼波。《文选·宋玉<神女赋>》:“望余帷而延视兮,若流波之将澜。”李善注:“流波,目视貌,言举目延视,精若水波,将成澜也。”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歌舞将终,舞人并脱去上衣,袒露半身,回首流波送媚。”
【向】1. 对着,朝着,与“背”相对:~背(bèi )。~北。 2. 目标,意志所趋:志~。方~。 3. 偏袒,袒护:偏~。 4. 近,临:~晚。秋天漠漠~昏黑。 5. 从前:~日。~者。 6. 从开始到现在:~例。一~。 7. 姓。
【海】1.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洋。~域。~拔。~疆。~内。~岸。~誓山盟。五湖四~。 2. 用于湖泊名称:青~。中南~。 3.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碗。~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口。 4.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火~。 5. 漫无目标地:~骂。~找。 6.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棠。 7. 特指中国上海:~派。 8. 姓。 典
【去】1. 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处。~路。~国。 2. 距离,差别:相~不远。 3. 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年。~冬今春。 4. 除掉,减掉:~掉。~皮。~势(a.阉割;b.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 5. 扮演戏曲中的角色:他~男主角。 6. 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上~。进~。 7. 用在动词后,表示持续:信步走~。 8. 汉语四声之一:~声(a.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b.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
对望苍穹
用“流波向海去”来描绘海洋和大自然的庄严壮阔,具有气势恢宏的美感和感人的力量,呼应着古今中外高雅诗歌对自然的咏叹。
dreamwalker76
形式:这句诗短小精悍,却又具备了鲜明特征。它以很小的字数,刻画出了十分丰富、深邃的意境和情感。这样的形式,符合了诗歌语言之于文字的置身语言本身的超乎意义的存在性的特点,表现出诗人诗歌表现的深刻情感法的风采。
楼上楼下
意境:流波向海去,无边无际,竹海茫茫,天高地迥。海水中自然涌动的波澜,宛如情感的流动,在言外传达出柔情深意。茫茫大海、高远天空,更是使人心生敬畏,茫然恒久。总之,诗人通过“流波向海去”,创造出壮阔、博大、凄美的意境。
南国之秋
主旨:这句诗无疑是写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以及他感悟到自身的虚无、孤独。在大千世界之中,人们是极其渺小的存在。这种困顿、酸楚的状态,在“流波向海去”这句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这种感慨,可以说是道出了人在自然风景面前自省、自主、自发、自谦的心理和态度。
驯服天明
这句“流波向海去”,言简意赅,寥寥数字中,蕴含了浩荡无垠的大海和无穷无尽的波澜。诗人以一种深深地感受浩渺自然的方式,表现出了落寞孤独的心境和无言的苦闷。接下来,我将从意境、修辞、语言、形式、主旨等方面为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