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窗开畔岸释义


【六窗】根。前蜀贯休《酬王相公见赠》诗:“九德陶鎔空有跡,六窗清净始通禪。”宋苏辙《七十吟》:“欲去天公未遣去,久留敝宅恐难留。六窗渐暗犹牵物,一点微明更著油。”明李贽《告土地文》:“十界同虚,判念便分龙虎;六窗寂静,一棒打杀猢猻。”参见“六根”。汉

【开】1. 启,张,把关闭的东西打开:~启。~化。~诚布公。  2. 分割:对~。三十二~本。  3. 通,使通:~导。~窍。  4. 使显露出来:~采(挖掘矿物)。~发。  5. 扩大、发展:~扩。~拓。  6. 发动或操纵:~动。~车。  7. 起始:~始。~宗明义。  8. 设置、建立:~创。~国。~设。  9. 列举,写出:~单子。~发票。  10. 支付:~销。~支。  11. 沸腾,滚:~水。  12. 举行:~运动会。  13. 放在动词后面,表示效果:躲~。 典

【畔岸】任性。《汉书·司马相如传下》:“沛艾赳螑仡以佁儗兮,放散畔岸驤以孱颜。”颜师古注:“畔岸,自纵之貌也。”2.边际。唐韩愈《上襄阳于相公书》:“閤下负超卓之奇材,蓄雄健之俊德,浑然天成,无有畔岸。”宋苏轼《荀卿论》:“茫乎不知其畔岸而非远也,浩乎不知其津涯而非深也。”清恽敬《读<孟子>二》:“孟子皆以仁义言之,言良知良能亦然,则言实矣,岂如后儒之无畔岸哉!”3.范围,限制。清曾国藩《孙芝房侍讲<刍论>序》:“尝欲集盐漕赋税国用之经,别书一编,傅於秦书之次,非徒广己於不可畔岸之域,先圣製礼之体之无所不賅,固如

六窗开畔岸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