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人】1.被流放的人。《庄子·徐无鬼》:“子不闻夫越之流人乎?去国数日,见其所知而喜。”宋叶适《故赠右谏议大夫龚公谥节肃议》:“盖元符之末,建中靖国之初,既昭雪流人,生死蒙泽,天下望尽復元祐政事。”清陈维崧《送张若水出关》诗:“汉庭早晚流人赦,望尔归鞭度陇头。”2.离开家乡,流浪外地的人。汉桓宽《盐铁论·执务》:“天下安乐,盗贼不起;流人还归,各反其田里。”宋苏轼《上富丞相书》:“明公居於山东,而倾河朔之流人,父弃其子,夫弃其妻,而自归於明公者百餘万。”《清史稿·食货志一》:“乾隆时,令官山、官地,无论土著、流
【归】1. 返回,回到本处:~国。~程。~侨。~宁(回娘家看望父母)。~省(xǐng )(回家探亲)。~真反璞。 2. 还给:~还。物~原主。 3. 趋向,去往:~附。众望所~。 4.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并。~功。~咎。 5. 由,属于:这事~我办。~属。 6. 结局:~宿(sù)。 7.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九~。 8. 古代称女子出嫁:“之子于~,宣其室家”。 9. 自首。
【上】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 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 3.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 5. 去,到:~街。 6. 向前进:冲~去。 7. 增加:~水。 8.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 9. 涂:~药。 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 11. 拧紧发条:~弦。 12. 登载,记:~账。 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
【京】1. 国都(现特指中国首都北京):~城。~都。~华(因京都是文物、人才汇集的地方,所以称京都为“京华”)。~畿(国都和国都附近的地方)。~剧。~师(首都的旧称)。~绣。~菜。 2. 大。 3. 古代数名,指一千万,亦指一亿兆。 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族。 5. 姓。 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