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1.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舟。~灯。~宫。~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点睛。~蟠虎踞。 2.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 3.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颜。~体。~袍。 4. 姓。 典
【伏】1. 趴,脸向下,体前屈:~卧。~案读书。 2. 低下去:此起彼~。 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法。~输。~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4. 使屈服:降~。降龙~虎。 5. 隐藏:~兵。埋~。 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日。~旱。~暑。~天。 7. 姓。 典
【熊】1. 哺乳动物,体大,尾短,四肢短而粗,脚掌大,能直立行走,也能攀树,种类很多,有“棕熊”、“白熊”、“黑熊”等:狗~(即“黑熊”)。~掌。~白(熊背上的脂肪,白色,珍贵食品)。~胆(熊的胆,可入药)。~包(喻无能的人,废物)。 2. 方言,指斥责:挨了一顿~。 3. 姓。 典
【虎踞】踞。比喻人物威武。宋李石《续博物志》卷十:“商容与殷民观周师之入……见太公,曰:‘吾新君也。’容曰:‘非也。其人虎踞而鹰趾,当敌将众,威怒自倍。’”2.喻指地形的雄壮险要。《太平御览》卷一五六引晋张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观秣陵山阜,乃嘆曰:‘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帝王之宅也。’”唐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石头巉巖如虎踞,凌波欲过沧江去。”3.形容怪石雄伟之状。唐王绩《游北山赋》:“石当阶而虎踞,泉度牖而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