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1.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舟。~灯。~宫。~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点睛。~蟠虎踞。 2.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 3.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颜。~体。~袍。 4. 姓。 典
【眠】1. 睡觉:安~。长~。失~。 2. 某些动物一定时期内像睡眠那样不食不动:初~。冬~。 3. 倒卧:一日三~三起。 4. 横放:“~琴绿阴”。
【捉笔】三国志·蜀志·许靖传》“歆朗……咸与靖书”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载王朗与许靖书:“捉笔陈情,随以喜笑。”《新唐书·杨师道传》:“捉笔赋诗,如宿构者。”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序》:“因追思捉笔纪録,不觉盈轴,以《游宦纪闻》题之。”清顾莼《高阳台·庚申九日游归田园作》词:“想花围酒阵,舞榭歌廊;捉笔题糕,他时应説清狂。”
【守】1. 保持,卫护:~成(在事业上保持前人的成就)。~御。~身(爱护自身,保持自己的品节)。~节。~恒。~望相助。墨~成规。 2. 看管:看~。~护。 3. 在一个地方不动:~株待兔。留~。 4. 遵照:遵~。~法。~时。 5. 维持原状,不想改变:保~。因循~旧。 6. 呆在一起:厮~。 7. 节操:操~。 8. 靠近,依傍:~着水的地方,可多种稻子。 9. 古代官名:太~。~祧(中国周代掌管祭祀宗庙的官)。~刺(太守,刺史)。~令(指太守、刺史、县令等地方官)。 10. 姓。 网
【圭】1. 古代帝王或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拿的一种玉器,上圆(或剑头形)下方:~角(jiǎo )(圭的棱角,喻锋芒)。 2. 古代测日影的器具:~表(a.测日影的器具;b.标准)。~臬(指标准、法度,如“奉为~~”)。 3. 古代容量单位(一升的十万分之一):~撮(喻小量)。~勺。 4. 古代重量单位,十圭重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十六两重一斤。 5. 洁:~田(古代卿大夫供祭祀用的田)。
【窦】1. 孔、洞:狗~。 2. 人体某些器官或组织的内部凹入的部分:鼻~。~房结。 3. 端倪:疑~。弊~。 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