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潜】语出《易·乾》:“潜龙勿用,阳气潜藏。”后因以“龙潜”指阳气潜藏,龙蛇蛰伏。晋葛洪《抱朴子·吴失》:“七政告凶,陵谷易所。殷雷輷磕於龙潜之月,凝霜肃杀乎朱明之运。”按,龙潜之月,指冬季的月份。2.语出《易·乾》:“潜龙勿用,阳气潜藏。”喻帝王未即位。《后汉书·爰延传》:“陛下以河南尹邓万有龙潜之旧,封为通侯。”宋陆游《贺皇后笺》:“辅佐积勤,实自龙潜之日。”清昭槤《啸亭杂录·宪皇用鄂文端》:“鄂文端任内务府时,宪王时龙潜藩邸,宪有所请。公拒之曰:‘皇子宜毓德春华,不可交结外臣。’上心善其言。”3.指贤士潜
【而】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杂”。b.表相承,如“取~代之”。c.表递进,如“~且”。d.表转折,如“似是~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下。
【虎】1.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口(a.喻危险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穴(喻危险境地)。~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狼(喻凶残的人)。~头蛇尾。~踞龙盘。龙腾~跃。 2. 勇猛、威武:~将。~势。~劲。~威。~~。~气。 3. 古同“唬”,威吓。 4. 古同“琥”,琥珀。
【藏】1. 隐避起来:埋~。包~。~奸。~匿。隐~。蕴~。~污纳垢。 2. 收存起来:收~。~品。~书。储~。 | 1. 储放东西的地方:~府。宝~。 2. 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道~。大~经。三~(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 3.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族。 4. 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 5. 古同“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