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蒌蒿】本植物。生水中,嫩芽叶可食。《尔雅·释草》“购、蔏蔞”晋郭璞注:“蔏蔞,蔞蒿也。”宋苏轼《惠崇春江晓景》诗之一:“蔞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元乔吉《满庭芳·渔父词》曲:“蔞蒿香脆芦芽嫩,烂煮河豚。”
【见】1.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2. 接触,遇到:怕~风。~习。 3.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5. 会晤:会~。接~。 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 1. 古同“现”,出现,显露。 2. 古同“现”,现存。 典
【录】1. 记载,抄写:记~。载~。抄~。~供。 2. 记载言行或事物的书册:语~。目~。回忆~。 3. 采取,任用:~取。收~。~用。甄~(经审查鉴别而任用)。
【尔雅】◎尔雅ěryǎ[elegant]文雅;近于雅正温文尔雅◎尔雅ěryǎ[Erya(NearCorretness)]中国古代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汉代学者缀辑而成。《汉志·尔雅》30篇,传至今只有19篇。后世经学家多用以考证解释儒家经典的义意,遂成为《十三经》之一,注释《尔雅》的有晋人郭璞(注)、宋人邢昺(疏)、清人邵晋涵(尔雅正义)、郝懿行(尔雅义疏)
【篇】1. 首尾完成的文章或诗词:~章。诗~。~目。~什(shí)(《诗经》中的“雅”和“颂”以十篇为一“什”,所以诗章亦称“篇什”)。~幅。长~大论。千~一律。 2. 量词,指文章、纸张、书页: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