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刀】的刀。古代祭祀时割牲用。《诗·小雅·信南山》:“执其鸞刀,以启其毛,取其血膋。”毛传:“鸞刀,刀有鸞者,言割中节也。”孔颖达疏:“鸞即铃也。谓刀环有铃,其声中节。”晋潘岳《西征赋》:“雍人缕切,鸞刀若飞。应刃落俎,靃靃霏霏。”宋邵雍《首尾吟》之五:“宝鑑造形难着髮,鸞刀迎刃岂容丝。”明宋濂《奉制撰蟠桃核赋》:“鸞刀割蜜,神液流泉。”
【迎刃】迎向刀锋。喻不可阻挡之势。唐李华《河南府参军厅壁记》:“如川决防,如竹迎刃。”明瞿式耜《马进忠大捷疏》:“今冬先克武冈,使我恢永取宝之兵,皆有迎刃破竹之势。”
【岂】◎ 助词,表示反诘(a.哪里,如何,怎么,如“~敢”,“~堪”,“~可”,“~有此理”;b.难道,如“~非”,“~不”,“~有意乎”)。 | 1. 古同“恺”,快乐。 2. 古同“凯”,胜利的。 方言集汇
【容】1. 包含,盛(chéng):~器。~量(liàng )。~积。~纳。无地自~。 2. 对人度量大:~忍。宽~。 3. 让,允许:~让。不~人说话。 4. 相貌,仪表,景象,状态:~止。~颜。~光。~貌。仪~。军~。市~。阵~。姿~。 5. 或许,也许:~或。 6. 姓。
【丝】1. 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是织绸缎等的原料:蚕~。~绸。缂(kè)~(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的手工艺品。亦作“刻丝”)。 2. 像丝的东西:铁~。菌~。肉~。游~。 3. 计量单位名,10忽是1丝,10丝是1毫。 4. 表示极少或极小的量:一~不差。 一~笑容。 5. 绵长的思绪或感情:情~。愁~。 6. 指弦乐器:~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竹指管乐器)。 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