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山幽蔼隔招提释义


【乱】1. 没有秩序:~套。紊~。凌~。  2. 社会动荡,战争,武装骚扰:~世。政~。平~。~邦不居。  3. 混淆:~伦。败常~俗。  4. 任意随便:~吃。~跑。  5. 男女关系不正当:淫~。  6. 横渡:~流。  7. 治理:~臣。  8. 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或辞赋末尾总括全篇要旨的部分:~曰。

【山幽】幽深之处。南朝梁张充《与王俭书》:“桂兰綺靡,丛杂于山幽;松柏森阴,相繚于涧曲。”唐王勃《别人》诗:“江上风烟积,山幽云雾多。”元虞集《会后将登华山》诗:“石斛金釵感素秋,洞悬鐘乳入山幽。”2.山境幽静。隋姚察《游明庆寺怅然怀古》诗:“地灵居五浄,山幽寂四禪。”明王守仁《重游化成寺》诗之二:“人住层崖嫌洞浅,鸟鸣春磵觉山幽。”

【蔼】1. 和气,和善:和~。~然。  2. 果实、树木繁茂的样子:幽~。~~。  3. 古同“霭”,云气。

【隔】1. 遮断:~开。~离。~绝。~断。阻~。  2. 相去有一段距离:~壁。~年。~行(háng )。~岸观火(喻见人遇到困难,漠不关心,采取观望或看热闹的态度)。~墙有耳。  3. 思想感情有距离:~阂。~膜。~心。

【招提】梵语。音译为“拓斗提奢”,省作“拓提”,后误为“招提”。其义为“四方”。四方之僧称招提僧,四方僧之住处称为招提僧坊。北魏太武帝造伽蓝,创招提之名,后遂为寺院的别称。南朝宋谢灵运《答范光禄书》:“即时经始招提,在所住山南。”《旧唐书·武宗纪》:“寺宇招提,莫知纪极,皆云构藻饰,僭拟宫居。”《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樵舍外已闻犬吠,招提内尚见僧眠。”清魏源《武林纪游》诗之四:“且还招提宿,寄此山夕永。”参阅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六、《翻译名义集·寺塔坛幢》。参见“拓提”。2.招引提携。明李贽《与耿司寇告别书

乱山幽蔼隔招提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