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鲈脍】“鱸鱠”。鲈鱼脍。唐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芋羹真底可,鱸膾漫劳思。”元朱希晦《和韵简天则上天》:“故乡鱸鱠牵归思,近砌蛩声搅夜眠。”明王世贞《送顾舍人使金陵还松江》诗:“汝岂因鱸膾,吾曾识凤毛。”清陈梦雷《秋兴》诗之八:“当年起草侍明光,鱸鱠娱亲请尚方。”参见“鱸鱼膾”。典
【韵】1. 汉语字音中的元音或元音加收尾音,即声母以外的部分,或声母和介音以外的部分,称“韵母”。如t幔睿绲脑夏甘恰搬ng”,hu幔睿绲脑夏甘恰埃踽ng”:~文(有韵律节奏的文学体裁,亦指用这种体裁写成的文章,包括诗、词、歌、赋等。区别于“散文”)。押~。~腹(韵母中主要元音)。~脚(韵文句末押韵的字)。~律(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的规则)。 2. 和谐而有节奏的:~白。琴~悠扬。 3. 风度,风致,情趣,意味:风~。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