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1. 软体动物,体外包着锥形、纺锤形或椭圆形的硬壳,上有旋纹:~蛳。田~。海~。~号。~钿。法~(用海螺壳做成的佛教乐器)。 2. 像螺壳纹理的:~纹。~旋。~钉。~母。~栓。~髻(古代妇女似螺壳的发形)。 3. 同“脶”。
【鬟】◎ 古代妇女梳的环形发髻:云~。
【矗矗】1.高峻貌。《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於是乎崇山矗矗,巃嵸崔巍,深林巨木,崭巖嵾嵳。”南朝宋谢灵运《上留田行》:“循听一何矗矗。”《明史·外国传六·浡泥》:“矗矗高山,以镇王国。”清钱谦益《王师二十四韵》:“丰碑并崇庙,矗矗夕阳西。”康有为《在桂林得佳石示桂中学者》诗:“桂山矗矗桂树直,神秀启闢必有先。”2.重迭貌。宋梅尧臣《依韵和孙都官河上写望》诗:“鱼腥矗矗桥边市,花暗深深竹里窗。”宋司马光《夏夜》诗:“溽暑鬱不开,矗矗云万叠。”清曹寅《望雨谣》:“海云矗矗吹龙风,玄芝倐变金芙蓉。”清褚人穫《坚
【深】1. 从表面到底或从外面到里面距离大,与“浅”相对:~水。~山。~邃。~渊。~壑。~海。~耕。~呼吸。~藏若虚(把珍贵的东西深藏起来,好像没有一样,喻人有知识才能但不在人前表现)。~居简出。 2. 从表面到底的距离:~度。~浅。。水~三尺。 3. 久,时间长:~夜。~秋。年~日久。 4. 程度高的:~思。~知。~交。~造。~谈。~省(xǐng )(深刻的警悟。亦作“深醒”)。~究。~奥。~切。~沉(a.形容程度深,如“暮色~~”;b.声音低沉,如“~~的哀鸣”;c.思想感情不外露,如“他为人~~,叫
【藏】1. 隐避起来:埋~。包~。~奸。~匿。隐~。蕴~。~污纳垢。 2. 收存起来:收~。~品。~书。储~。 | 1. 储放东西的地方:~府。宝~。 2. 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道~。大~经。三~(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 3.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族。 4. 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 5. 古同“臟”。
【翠】1. 绿色:~绿。苍~。~微(青绿的山色,亦泛指青山)。 2. 〔~鸟〕属鸣禽类,形似杜鹃,嘴长,头部深橄榄色,有青绿色斑纹,背青绿色,腹赤褐色,尾短,捕食小鱼。 3. 指“翡翠”(硬玉):~玉。~镯。珠宝~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