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卫】语·子路》:“鲁衞之政,兄弟也。”后以“鲁衞”代称兄弟。唐玄宗《过大哥宅探得歌字韵》:“鲁衞情先重,亲贤爱转多。”2.比喻情况类似、实质相同。明李贽《战国论》:“乃曾子固自负不少者也,咸谓文章本於‘六经’矣,乃讥向(刘向)自信之不篤,邪説之当正,则亦不知‘六经’为何物,而但窃褒贬以绳世,则其视鲍(鲍彪)与吴(吴师道)亦鲁衞之人矣。”3.泛指礼义之邦。宋苏轼《答丁连州启》:“自疑本儋崖之人,难復见鲁衞之士,而况清时雅望、令德高标,固已闻名而自惭。”清钱谦益《锡山赵太史六十序》:“太史强学束脩,道明德立,布衣
【封】1. 密闭,使跟外面隔绝:~闭。密~。~口。~存。~条。~贮。~面。~底。~锁。~顶。冰~雪飘。~山育林。 2. 用来装信、钱等物的纸套:信~。赏~。 3. 帝王把土地或爵位给予亲属或臣僚:~侯。~君(领有封地的贵族)。~邑。~拜(拜官授爵)。~典。~建。 4. 疆界:~疆。~域。~界。 5. 限制:故步自~。 6. 帝王筑坛祭天:~禅(祭天为“封”,祭地为“禅”)。 7. 量词,用于装封套的东西:一~信。 8. 姓。
【虽】◎ 连词,把意思推开一层,表示“即使”或是“纵然”的意思,后面多有“可是”、“但是”相应:~然。~则。麻雀~小,五脏俱全。
【近】1. 距离短,与“远”相对:接~。附~。靠~。~路。~景。舍~求远。~在眉睫。~朱者赤,~墨者黑。~水楼台。 2. 现在以前不久的时间:~况。~来。~代。~岁。~闻。~照。~体诗。 3. 亲密:亲~。~亲。~臣。平易~人。 4. 差别小,差不多:接~。相~。 5. 浅显:言~旨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