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貊皆从化释义


【蛮貊】亦作“蛮貉”。亦作“蛮貃”。古代称南方和北方落后部族。亦泛指四方落后部族。《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汉桓宽《盐铁论·通有》:“求蛮貉之物以眩中国,徙卭筰之货致之东海。”唐岑参《陪狄员外早秋登府西楼因呈院中诸公》诗:“威声振蛮貊,惠化钟华阳。”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包顺》:“按包公在当日已名动蛮貊如此。”原注:“指西羌于龙呵归汉,慕包拯名,乞姓包事。”罗正纬《滦州革命纪实初稿》:“蛮貃无知,没我恩德,虏运将絶,腥羶秽朝。”

【皆】◎ 全,都:~大欢喜。人人~知。放之四海而~准。

【从】1. 依顺:顺~。盲~。~善如流。  2. 采取,按照:~优。  3. 跟随:愿~其后。  4. 跟随的人:侍~。仆~。  5. 参与:~业。~政。投笔~戎。  6. 由,自:~古至今。~我做起。  7. 次要的:主~。~犯。  8. 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父(伯父、叔父的通称)。  9. 中国魏以后,古代官品(有“正品”和“从品”之分,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  10. 姓。 | 1. 古同“纵”,竖,直。  2. 古同“纵”,放任。

【化】1. 性质或形态改变:变~。分~。僵~。教(jiào )~。熔~。融~。潜移默~。~干弋为玉帛。。  2. 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缘。~斋。  3.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丑~。绿~。  4. 习俗,风气:有伤风~。  5. 特指“化学”:~工。~纤。~肥。 | ◎ 同“花”。

蛮貊皆从化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