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谩语】话。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二一:“光年五六岁,弄青胡桃,女兄欲为脱其皮,不得。女兄去,一婢子以汤脱之。女兄復来,问脱胡桃皮者。光曰:‘自脱也。’先公适见,訶之曰:‘小子何得谩语。’光自是不敢谩语。”《明史·左良玉传》:“马士英、阮大鋮用事,虑东林倚良玉为难,谩语修好,而阴忌之。”2.谎话。郭希仁《钱君定三传》:“抵青门,仰瞻城郭壮伟,叹曰:古人谓攻城略地,殊非易事,向嗤为谩语,今乃信之。”1.随意相语。谩,通“漫”。南唐冯延巳《鹊踏枝》词之四:“夜夜梦魂休谩语。已知前事无寻处。”清周亮工《书影》卷十:“其身
【皆】◎ 全,都:~大欢喜。人人~知。放之四海而~准。
【真意】nyì(1)[genuinemeaning]∶真实的意义生命的真意(2)[trueregard]∶真实的心意真心真意(3)[originalidea]∶真实的意思;本意他说的并不是我的真意
【普贤】佛教菩萨名。梵名为Samantabhadra,也译为“遍吉”。与文殊菩萨并称为释迦牟尼佛之二胁士。寺院塑像,侍立于释迦之右,乘白象。以“大行”著称,其道场为四川峨眉山。宋黄庭坚《为黄龙心禅师烧香颂》诗之一:“梦中沉却大法船,文殊顿足普贤哭。”赵朴初《僧伽和佛的弟子》:“大乘经典特别称道文殊师利的大智,普贤的大厅,观世音的大悲,地藏的大愿,所以这四大菩萨特别受到教徒的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