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蝥贼】食禾稼的两种害虫。多比喻危害人民和国家的坏人或灾异。《左传·成公十三年》:“帅我蝥贼,以来荡摇我边疆。我是以有令狐之役。”杜预注:“蝥贼,食禾稼虫名。谓秦纳公子雍。”《后汉书·明帝纪》:“有司其勉顺时气,劝督农桑,去其螟蜮,以及蝥贼。”李贤注引《尔雅》:“食苗心曰螟,食节曰贼,食根曰蝥。”唐杜甫《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诗:“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蝥贼。”梁启超《新民说·论公德》:“苟放弃责任者,无论其私德上为善人为恶人,而皆为羣与国之蝥贼。”
【皆】◎ 全,都:~大欢喜。人人~知。放之四海而~准。
【陶甄】陶冶、教化。《文选·张华<女史箴>》:“茫茫造化,二仪既分。散气流形,既陶既甄。”李善注:“如淳曰:陶人作瓦器谓之甄。”《晋书·乐志上》:“弘济区夏,陶甄万方。”唐薛逢《送西川杜司空赴镇》诗:“莫遣洪鑪旷真宰,九流人物待陶甄。”清陈梦雷《赠臬宪于公》诗:“禄微坚砥礪,俗野急陶甄。”2.比喻造化,自然界。宋苏轼《寄题刁景纯藏春坞》诗:“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年抛造物陶甄外,春在先生杖履中。”3.比喻君王。五代齐己《送司空学士赴京》诗:“重謁往年金牓主,便将才术佐陶甄。”明薛蕙《送杨石斋》诗:“累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