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衣忽见蜉蝣阵释义


【麻】1. 草本植物,种类很多,有“大麻”、“苎麻”、“苘麻”、“亚麻”等。茎皮纤维通常亦称“麻”,可制绳索、织布:~布。~衣。~袋。~绳。~纺。  2. 指“芝麻”:~酱。~油。  3. 像腿、臂被压后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脚~了。  4. 感觉不灵,或丧失感觉,引申为思想不敏锐:~痹。~醉。~木不仁。  5. 面部痘瘢,引申指物体表面粗糙:~子。  6. 带细碎斑点的:~雀。~蝇。  7. 喻纷乱:~乱。~沸。  8. 姓。

【衣】1.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服。~着(zhuó)。~冠。~架。~锦还(huān)乡。  2. 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炮~。糖~。肠~。  3. 中医把胎盘和胎膜统称为“胞衣”。  4. 姓。

【忽】1. 粗心,不注意:~视。疏~。~略。玩~职守。  2. 迅速,突然:~而。~然。~地。~高~低。  3. 长度和重量单位(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微(极言细微)。微~其微。

【见】1.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2. 接触,遇到:怕~风。~习。  3.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5. 会晤:会~。接~。  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 1. 古同“现”,出现,显露。  2. 古同“现”,现存。 典

【蜉蝣】亦作“蜉蝤”。1.虫名。幼虫生活在水中,成虫褐绿色,有四翅,生存期极短。《诗·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毛传:“蜉蝣,渠略也,朝生夕死。”《汉书·王褒传》:“蟋蟀俟秋唫,蜉蝤出以阴。”颜师古注:“蝤音由,字亦作蝣。”晋郭璞《游仙诗》:“借问蜉蝣辈,寧知龟鹤年。”柯灵《香雪海·给人物以生命》:“否则只好朝生而暮死,与蜉蝣同寿。”2.比喻微小的生命。明许自昌《水浒记·聚义》:“云天谊,詎可量,匡救蜉蝣离虎狼,復垂怜閫内荆釵,使夫妻团圆无恙。”3.比喻浅薄狂妄的人或文辞。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今

【阵】1. 军队作战时布置的局势:~线。~势。严~以待。  2. 战场:~地。~亡。冲锋陷~。  3. 量词,指事情或动作经过的段落:~发。~痛。下了一~雨。

麻衣忽见蜉蝣阵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