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梁事亦奇释义


【梅梁】1.指会稽(今浙江绍兴)庙原的大梁。《太平御览》卷九七○引汉应劭《风俗通》:“夏禹庙中有梅梁,忽一春生枝叶。”唐徐浩《谒禹庙》诗:“梅梁今不坏,松祏古仍留。”宋晁补之《酬李唐臣赠山水短轴》诗:“曷不南游观禹穴,梅梁鏁涩萍满皮,神物变化当若斯。”清钱泳《履园丛话·考索·梅梁》:“禹庙梅梁,为词林典故,由来久矣。余甚疑之,意以为梅树屈曲,岂能为栋梁乎……偶閲《説文》‘梅’字注曰:‘楠也,莫杯切。’乃知此梁是楠木也。”2.泛指宫殿的大梁。唐沉佺期《七夕曝衣篇》诗:“珠履奔腾上兰砌,金梯宛转出梅梁。”

【事】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情。~件。~业。  2. 变故:~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端。  3. 职业:谋~(指找职业)。  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了。  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儿,还得另找出路。  6. 做,治:不~生产。无所~事。  7. 服侍:~父母。

【亦】1. 副词,也,表示同样、也是:~无不可。~步~趋。  2. 又:“先君何罪?其嗣~何罪?”  3. 不过,只是:“王~不好土也,何患无士?”  4. 表示加强或委婉的语气:“呜呼,~盛矣哉!”“学而时习之,不~说乎?”  5. 姓。

【奇】1. 特殊的,稀罕,不常见的:~闻。~迹。~志。~观。~妙。~巧。~耻大辱。  2. 出人意料的,令人不测的:~兵。~计。~袭。出~制胜。  3. 惊异,引以为奇:~怪。惊~。不足为~。 | 1. 数目不成双的,与“偶”相对:~数(不能被二整除的数,如一、三、五、七、九等,正的奇数亦称“单数”)。  2. 零数:~零(不满整数的数)。~羡(赢余,积存的财物)。有~(如“八分~~”即八分多一点)。

梅梁事亦奇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