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钟】后汉书·礼仪志上》:“诸行出入皆鸣钟,皆作乐。”2.谓食则鸣钟。形容富豪之家的生活。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出平原而联骑,居里閈而鸣钟。”南朝梁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闢玄闈以阐化,寝鸣钟以体国。”参见“鐘鸣鼎食”。1.击钟发声。南朝齐谢朓《奉和竟陵王同沉右率过刘先生墓诗》:“善诱宗学原,鸣鐘霽幽抱。”宋范成大《玉堂寓值》诗:“上直马归催下钥,传更人唱促鸣鐘。”清褚人穫《坚瓠二集·夜半钟》:“六一居士谓继此诗,句则佳矣,奈夜半非鸣鐘时。或云姑苏寺鐘,多鸣於半夜。”2.古代青铜制乐器。悬挂架上,叩之
【集】1. 群鸟栖止于树上:“黄鸟于飞,~于灌木”。 2. 聚合,会合:聚~。~合。~会。~体。~团。~训。~散。~资。~中。~大成。~腋成裘。 3. 会合许多著作编成的书:~子。文~。诗~。选~。全~。 4. 大型图书中可以相对独立的一部分,或一部小说、一部电影、电视剧中相对独立的段落:上~。第五~。 5. 定期交易的市场:~市。赶~。 6. 中国古代图书的四部分类法:~部。经史子~。 7. 成就,成功:大业未~。 8. 数学基本概念之一,指若干具有共同属性的事物的总体:子~。交~。 9. 古
【人】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 2.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 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天】1.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空。~际。~罡(北斗星)。~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2. 在上面:~头(书页上面的空白)。 3. 气候:~气。~冷。 4. 季节,时节:冬~。 5.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 6.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上。~宫。 7. 自然界:~堑。~时。~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 8. 〔~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 9. 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