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亦作“南岳”。山名。五岳之一。(1)指衡山。《书·舜典》:“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岱礼。”孔传:“南岳,衡山。”《汉书·郊祀志上》:“﹝舜﹞五月,巡狩至南岳。南岳者,衡山也。”田汉《长衡道上》诗之八:“十年梦里朝南岳,日断层峦未许攀。”(2)指霍山,即天柱山。《尔雅·释山》:“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郝懿行义疏:“霍山在今庐江灊县,潜水出焉。别名天柱山。汉武帝以衡山辽旷,故移其神於此。今其土俗人皆呼之为南岳……以霍山即南柱,亦止得为汉武之南岳,而不得为《尔雅》之南
【诸】1. 众,许多:~位。~君。~侯。 2. “之于”或“之乎”的合音:投~渤海之尾。 3. 犹“之”:“能事~乎?”。 4. 犹“于”:“宋人事资章甫适~越”。 5. 语助,无实在意义:“日居月~,照临下土”。 6. 姓。
【峰】1. 高而尖的山头:山~。~巅。~峦。高~。险~。 2. 形状像山峰的东西:驼~。浪~。 3. 最高处:登~造极。~年(自然界中某种活动达到高峰的年度)。 网
【七】1.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 2. 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 3.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十二】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齐得十二焉。”裴骃集解引苏林曰:“十二,得十中之二。”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贾公彦疏:“皆无过十二者……皆无过十而税二。”《汉书·贡禹传》:“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颜师古注:“若有万钱为贾,则获二千之利。”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南朝齐王融《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参见“十二分。”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