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ícháng[Nichang]就是《霓裳羽衣曲》,唐代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何】1. 疑问代词(a.什么,如“~人?”b.为什么,如“~必如此?”c.哪样,怎样,如“~不?”“~如?”d.哪里,如“~往?”e.发表反问,如“~乐而不为?”)。 2. 副词,多么:~其壮哉! 3. 姓。 | ◎ 古同“呵”,谴责。 | ◎ 古同“荷”,担。
【飘飘】貌。晋陶潜《与殷晋安别》诗:“飘飘西来风,悠悠东去云。”唐韩愈《丰陵行》:“清风飘飘轻雨洒,偃蹇旗斾卷以舒。”2.飞扬貌。汉张衡《西京赋》:“度曲未终,云起雪飞。初若飘飘,后遂霏霏。”南唐冯延巳《春光好》词:“飘飘轻絮满南园,墙下草芊眠。”元张埜《水龙吟·咏游丝》词:“落花天气初晴,随风几缕来何处。飘飘冉冉,悠悠颺颺,欲留还去。”3.飞翔貌。《文选·潘岳<秋兴赋>》:“蝉嘒嘒而寒吟兮,雁飘飘而南飞。”李善注:“飘飘,飞貌。”唐李咸用《投所知》诗:“谁能借与摶扶势,万里飘飘试一飞。”宋王安石《春从沙碛底》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