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潮来初渺漫释义


【浦】1. 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区。  2. 姓。 网

【口】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腔。~才。~齿。~若悬河。  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  3.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港~。  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喜峰~。  5. 破裂的地方:~子。 典

【潮】1. 海水因为受了日月的引力而定时涨落的现象:~水。~汐。涨~。落~。~汛。~流。~涌。  2. 像潮水那样汹涌起伏的:思~。热~。新~。~红。~热。心~澎湃。  3. 湿:~气。返~。~湿。  4. 方言,技术不高:手艺~。

【来】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  5. 做某个动作:胡~。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  9.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  10. 在

【初】1. 开始时,开始的部分:~始。正月~一。~旬。~稿。~等。~版。~试。~创。~绽。~叶(指某一历史时期的最初一段)。~夜(a.指进入夜晚不久的时候;b.指新婚第一夜)。  2. 原来的,原来的情况:~衷。和好如~。  3. 姓。 汉

【渺漫】1.广远;幽长。唐张九龄《故刑部李尚书挽歌词》之三:“渺漫野中草,微茫空里烟。”唐高适《东征赋》:“连山鬱其漭荡,大泽平乎渺漫。”明高濂《玉簪记·会友》:“山深路渺漫,更板萝捫壁,直上层峦。”2.模糊;虚幻。南朝宋宗炳《明佛论》:“物无遁形,但或结于身,或播于事,交赊纷纶,显昧渺漫,熟覩其际哉。”《全元散曲·一枝花·香绵》:“梨云梦渺漫,柳絮春零乱。”清抟沙拙老《闲处光阴》卷上:“《盘古坟诗》:‘名字虚无姓渺漫,当年谁与葬衣冠。’”3.稀少;消失。唐唐彦谦《无题》诗之五:“谁知别易会应难,目断青鸞信渺漫。

浦口潮来初渺漫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