褰裳去之释义


【褰裳】1.撩起下裳。《诗·郑风·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溱。”晋葛洪《抱朴子·广譬》:“褰裳以越沧海,企佇而跃九玄。”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上》:“又西建厅事临水,窗牖洞开,使花、山涧、湖光、石壁褰裳而来。”2.相传公输班为楚设置云梯,欲攻宋,墨翟闻之,“自鲁趍而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休息,裂衣裳裹足”,赴郢说楚王。事见《战国策·宋卫策》、《淮南子·修务训》。南朝陈徐陵《让散骑常侍表》:“昔墨子诸生褰裳救楚,鲁连隐士高论却秦,况乎谬蒙知己,寧无感激。”后遂以“褰裳”为不辞劳苦,急于为国事奔波之典。清黄宗羲《

【去】1. 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处。~路。~国。  2. 距离,差别:相~不远。  3. 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年。~冬今春。  4. 除掉,减掉:~掉。~皮。~势(a.阉割;b.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  5. 扮演戏曲中的角色:他~男主角。  6. 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上~。进~。  7. 用在动词后,表示持续:信步走~。  8. 汉语四声之一:~声(a.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b.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

【之】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7. 往,到:“吾欲~南海”。

褰裳去之的用户点评


HappyPenguin

2024-08-03 11:01:31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句,词义间极度模糊,但不失深远的意境。诗人的"好逑"是发自内心,而那"窈窕,淑女"的形象更显出内心的素净超脱和高雅气质

异世界的镇魂师

2024-08-03 05:15:54

《褰裳去之》诗是唐代诗人崔护所作,这首诗大约写于崔护吉州任代理刺史期间,他写下这首诗,吟咏着古人的潇洒和自己的志向。以下是对此诗的五段点评:

NightOwl

2024-08-02 21:40:40

有的时候,褰裳去之还可以用来表达我们对某件事情的追求。比如当你正在追逐梦想,但是面对困难时,你可以大喊一声:褰裳去之!我一定要实现我的梦想!

silentDreamer44

2024-08-02 16:53:32

「褰裳去之」这句诗,以「褰裳」相呼应,黄裳世家也讲究要褰裳远行,这一措词的押韵十分巧妙。褰裳即解开束缚,一种舒展身心的表现。诗人有远行的意愿,愿不拘禁于世俗琐碎,尽情展现自我。这种豁达的精神,令人感到振奋。

脑洞萌萌哒

2024-08-01 13:59:02

"但将两袖清风扫,不掩人间五百年"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间世事的淡泊态度,对知识的极大重视,以及对价值的重新定义。诗人意在恬淡自由、舒展自我,将此作为对"人间"的全新诠释,这种境界高远,令人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