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1.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 2. 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 3.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符】1. 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虎~。~信。~节。 2. 代表事物的标记、记号:~号。音~。 3. 相合:~合。言行相~。 4. 道士画的驱使鬼神的图形或线条:~咒。护身~。 5. 古代称祥瑞的征兆:~瑞。~应(yìng )(指天降“符瑞”,与人事相应)。 6. 姓。
【既】1. 动作已经完了:~往不咎。~而。 2. 已经:~成事实。~定。 3. 常与“且”、“又”连用,表示两者并列:~快又好。 典
【昭晰】1.清楚;明白。汉应劭《风俗通·过誉·汝南戴幼起》:“既推独车,復表其上,为其饰伪,良亦昭晰。”唐陈昌言《白日丽江皋》诗:“清明开晓镜,昭晰辨秋毫。”清梁章鉅《归田琐记·高雨农序》:“而有实者,亦既昭晰无疑,优游有餘矣。”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萧绎所詮,尤为昭晰。”2.光亮,光耀。三国魏曹丕《济川赋》:“美玉昭晰以曜暉,明珠灼灼而流光。”唐骆宾王《上齐州张司马启》:“固以纷纶国牒,昭晰家声。”宋司马光《祭齐国献穆大长公主文》:“去白日之昭晰,归下泉之窈冥。”明何景明《待曙楼赋》:“忻万象之昭晰,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