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1. 跨坐在牲畜或其他东西上:~马。~射。~兵。~者善堕(经常骑马的常会掉下马来;喻擅长某事物的人,反而容易大意,招致失误)。 2. 兼跨两边:~缝盖章。 3. 骑的马或乘坐的其他动物:坐~。 4. 骑兵,亦泛指骑马的人(旧读jì):轻~。铁~。车~。 5. 一人一马的合称(旧读jì):千~。千乘万~。
【龙】1.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舟。~灯。~宫。~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点睛。~蟠虎踞。 2.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 3.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颜。~体。~袍。 4. 姓。 典
【古】1. 时代久远的,过去的,与“今”相对:~代。~稀(人七十岁的代称,源于杜甫《曲江》“人生七十古来稀”)。~典。~风。~训。~道(a.指古代的道理;b.古朴;c.古老的道路)。 2. 古体诗的简称:五~(五言古诗)。七~(七言古诗)。 3. 姓。
【绝】1. 断:~种。~缘。~嗣。~情。~迹。断~。杜~。灭~。空前~后。 2. 尽,穷尽:~命。~望。~境。~棋。气~。 3. 极,极端的:~妙。~密。~壁。~无仅有。 4. 独特的,少有的,没有人能赶上的:~色。~技。~伦。~唱。~代。 5. 一定的,肯定的:~对。~然。 6. 越过:“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江河。” 7. 旧体诗的一种体裁:~句。五~。 典
【火食】1.谓吃熟食。《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髮文身,有不火食者矣。”郑玄注:“不火食,地气煖不为病。”宋陆游《江北庄取米到作饭香甚有感》诗:“有时三日不火食,山蕎畬粟杂沙磣。”康有为《大同书》丁部:“云南野人山之毛人,皆由不火食之故,故生毛耳;若改火食,毛即脱落。”2.指煮熟的食物,人间烟火食。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二折:“自家本秦时宫人,后以採药入山,谢去火食,渐渐身轻,得成大道。”《东周列国志》第四七回:“﹝萧史﹞日居凤楼之中,不食火食……弄玉学其导气之方,亦渐能絶粒。”3.举火煮饭。《荀子·宥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