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操】1.琴曲著录。传为汉蔡邕所著。分上下两卷,记述四十七个古琴曲的故事,是解说琴曲标题的第一部著作。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五》:“昔赵杀鸣犊,仲尼临河而汉,自是而返,曰:‘丘之不济,命也夫!’《琴操》以为孔子临狄水而歌矣。”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粉蝶》:“阳曰:‘侄素未读《琴操》,实无所愿。’十娘曰:‘但随意命题,皆可成调。’……曰:‘适所奏《颶风操》,不知可得几日学?’”2.诗体名。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有口号,有歌行,有乐府,有楚词,有琴操。”3.宋时杭州名妓,与东坡相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
【何】1. 疑问代词(a.什么,如“~人?”b.为什么,如“~必如此?”c.哪样,怎样,如“~不?”“~如?”d.哪里,如“~往?”e.发表反问,如“~乐而不为?”)。 2. 副词,多么:~其壮哉! 3. 姓。 | ◎ 古同“呵”,谴责。 | ◎ 古同“荷”,担。
【因】1. 原故,原由,事物发生前已具备的条件:原~。~素。~果。病~。 2. 理由:~为(wéi )。~而。 3. 依,顺着,沿袭:~此。~之。~循(a.沿袭;b.迟延拖拉)。~噎废食。陈陈相~。
【寄恨】寄托愁怨憾恨的情意。唐刘禹锡《伤愚溪》诗引:“柳子殁三年,有僧游零陵,告余曰:‘愚溪无復曩时矣!’一闻僧言,悲不能自胜,遂以所闻为七言以寄恨。”唐李商隐《夜思》诗:“寄恨一尺素,含情双玉璫。”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卷下:“上既悼念贵妃,因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
【声】1.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音。~带。 2. 消息,音讯:~息。不通~气。 3.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明。~辩(公开辩白)。~泪俱下。~嘶力竭。 4. 名誉:名~。 5. 音乐歌舞:~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