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编】1.即青丝简编。唐李德裕《雨中自秘书省访王三侍御》诗:“青编尽以汲冢来,科斗皆从鲁室至。”参见“青丝简编”。2.借指史籍。南朝梁简文帝《长沙宣武王北凉州庙碑》:“功书緑字,事烛青编。”宋陆游《读史有感》诗:“读尽青编窗日晚,一樽聊復吊兴亡。”清钱谦益《陆宣公墓道行》:“永贞求旧空黄土,元祐青编照千古。”3.泛指书籍。唐冯贽《云仙杂记·粉指印青编》:“徐州尚书妓女多涉猎。人有借其书者,往往粉指痕并印於青编。”宋王禹偁《馆中春值偶题》诗:“春风老尽诗情淡,翻卷青编独绕廊。”清钮琇《觚賸·延平女子》:“昔年薰香
【一】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2. 纯;专:专~。~心~意。 3. 全;满:~生。~地水。 4. 相同:~样。颜色不~。 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 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 7. 乃;竞:~至于此。 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 9. 或者:~胜~负。 10. 初次:~见如故。 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传】1. 转(zhuǎn )授,递:~递。~输。~戒。~统。言~身教。 2. 推广,散布:宣~。流~。~名。~奇(a.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b.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c.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 | 1. 解说经义的文字:经~。《左~》。 2. 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小~。自~。纪~。~记。~略。树碑立~。 3. 以演述历史和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水浒~》。 4. 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舍(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
【可】1. 允许:许~。认~。宁~。 2. 能够:~见。~能。~以。不~思议。 3. 值得,认为:~怜。~悲。~亲。~观。~贵。~歌~泣。 4. 适合:~身。~口。~体。 5. 尽,满:~劲儿干。 6. 大约:年~二十。“潭中鱼~百许头”。 7.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 8. 表示强调:他~好了。 9.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都这么说,~谁见过呢? 10.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这件事他~同意? 11. 姓。 | ◎ 〔~汗(hán)〕中国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君
【前】1. 指空间,人面所向的一面;房屋等正门所向的一面;家具等靠外的一面,与“后”相对:~面。~边。~方。面~。~进。~程。 2. 指时间,过去的,往日的,与“后”相对:以~。~人。~此。~科。~嫌。~言。~车之鉴。 3. 顺序在先的:~五名。 4. 向前行进:勇往直~。
【知】1. 晓得,明了:~道。~名(著名)。~觉(有感觉而知道)。良~。~人善任。温故~新。~难而进。~情达理。 2. 使知道:通~。~照。 3. 学识,学问:~识,求~。无~。 4. 主管:~县(旧时的县长)。~府。~州。~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 彼此了解:相~。~音。~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老朋友)。 | ◎ 古同“智”,智慧。
whisperingWind2
《青编一传可前知》,令人读后回味无穷。首先,其韵律优美动听,音节起伏有致,意境深远。
繁花似锦
总之,这首诗一经问世,即引起广泛反响,并成为后人传颂不衰的经典之作。
CoconutDreams
再者,诗中所描绘的青编一传,勾勒出了一幅脍炙人口的传统文化画面,颇有历史渊源感。
明月照耀
此外,其抒发了先贤遗志,对于传承中华文化的深远意义,令人深刻体会到。
小菜鸟的逆袭
其次,用词精准,将青编一传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来,令人感受其传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