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1. 求:~求。~示。~假(jiǎ )。~命。~战。~教(jiào )。~愿。~君入瓮。~缨(喻请战杀敌)。 2. 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进。~坐。~安。~便。 3. 延聘、邀、约人来:~客。~柬。邀~。 4. 谒见、会见:“造~诸公,不避寒暑”。
【君】1. 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主。~子(a.旧指贵族、统治者及其代言人;b.指品行好的人,如“正人~~”)。~王。~上。国~。~权。~临。~侧。 2. 古代的封号:商~。平原~。信陵~。长安~。 3. 对对方的尊称:张~。诸~。 典
【倾耳】谓侧着耳朵静听。《史记·淮阴侯列传》:“农夫莫不輟耕释耒,褕衣甘食,倾耳以待命者。”唐章碣《陪浙西王侍郎夜宴》诗:“小儒末座频倾耳,祗怕城头画角催。”叶圣陶《穷愁》:“老母倾耳阿松榻,微闻转侧。”
【听】1. 用耳朵接受声音:~力。~写。~觉。聆~。洗耳恭~。 2. 顺从,接受别人的意见:言~计从。 3. 任凭,随:~任(rèn )。~凭。~之任之。 4. 治理;判断:~讼(审理案件)。~政。 5. 量词,指马口铁密封成筒状以贮藏食物、饮料等:一~可口可乐。
【柏梁】指柏梁台。《史记·孝武本纪》:“其后则又作柏梁、铜柱、承露僊人掌之属矣。”南朝梁江淹《倡妇自悲赋》:“去栢梁以掩袂,出桂苑而敛眉。”唐李白《双燕离》诗:“柏梁失火去,因入吴王宫。”明刘基《次韵和石末公见寄》之五:“汉殿千门锦绣开,不堪一夜柏梁灾。”2.借指宫廷。唐韦渠牟《览外生卢纶诗因以示此》诗:“终期内殿联诗句,共汝朝天会柏梁。”参见“柏梁臺”。3.指《柏梁诗》。唐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逮至汉武,赋《柏梁》诗而七言之体具。”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评诗》:“韩子苍曰:‘《柏梁》作而诗之体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