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宋词
> 清平乐(上元)
上一卷
下一卷
烟
香
更
笙
只
无
花
红
张
清
波
雾
阑
歌
有
限
底
莲
纲
平
千
半
客
缓
衰
游
明
照
乐
里
窗
散
引
翁
人
人
晚
(
归
幽
添
更
心
谁
眼
上
舟
梦
愁
筹
懒
惜
元
倦
)
张纲
清平乐(上元)
清平乐(上元)原文
红莲照晚。花底明人眼。无限游人谁惜倦。只有衰翁心懒。笙歌缓引更筹。更阑客散添愁。香雾半窗幽梦,烟波千里归舟。
清平乐(上元)评点
纵观张纲之《清平乐(上元)》,不禁使人为之动容,感慨万分之余。诗以红莲作景,寄托了作者对红莲之美的深深嗟叹。红莲绽放于晚霞之中,其光华照亮了人们的眼眸,将美丽展露无遗之态。游人纷至沓来,乐不思蜀之态溢于言表,彷佛时间尽可抛之脑后。然而,独有衰翁一人,他沉静于人群中,心已逐渐沉湎于一统的寂寥之境。笙歌渐渐降调,乐团缓缓离去,唯有他匍匐在衰败之中,心已无意再为招乐之筹。凝视窗前,客散之时惋惜之情无法言表,惆怅如绕指之尘,遥逢之离愁,在心头忍不住绵绵盘旋。香雾弥漫,斑斓如梦,此情此景之美叫人心醉神迷,终希冲破迷梦,归舟远去烟波之中。此诗之乎者也兮,思绪如红莲之照晚,清平之乐飘香漫延。纵览之,曰此情此景,荡气回肠,引人入胜。张纲巧妙地运用琉璃红莲为景,将红莲之美景与人们欢快的心情交融并展现于诗中。游人繁忙的景象是如此真切,使人仿佛感受到了满城繁华的气象。而独有衰翁之境既悲婉又凄美,似是在婉转诉说自己的凄凉之感,使人心疼之余又引人深思。张纲所用之辞古拙优雅、情感动人,与《楚辞》颇有相似之处。其中不乏描写景物之词,给人以视觉之美感。同时,隐藏其中的人物情感更是荡气回肠,犹如历经滚滚红尘之人,终究难逃凄凉之命运。此诗之美,于字句之中渗透兮,拗染人心而不可自拔。细细品读此诗,不禁帘幕酣蹙,十方而听。似是闲适的流年见证了红莲之美,而人们之态却无法赋予纯粹之欢乐,倒映着现实之残酷与意境之深远,在“红莲照晚”之外,又有无限的深意与寓意融于其间。此诗无论形象或者情感皆是情之所系,让人为之倾心、感慨连连。啊,何等之美,令人难以忘怀之余,更引人思考其背后的人生哲理。诚然,此诗隽永而畅快,作为文学之典范之作,散发着无穷的魅力。看来,此《清平乐(上元)》果然是一首令人倾倒之诗,宛如处子之拍案叫绝之乐章。方知文人之思与境界,何其矣也。
张纲
简介
简介暂无
张纲
的其它诗歌
点绛唇(二之二)
念奴娇(次韵李公显木樨)
好事近(梅柳)
清平乐(上元)
朝中措(安人生日·三之一)
临江仙(次韵陈少阳重九)
绿头鸭(次韵王伯寿)
菩萨蛮(上元)
惜分飞(次韵丁希闵)
青门饮(京师送王敏求归乡)
绿头鸭(次韵陈季明)
感皇恩(休官)
浣溪沙(荣国生日四首·四之一)
朝中措
减字木兰花(安人生日)
蓦山溪(甲辰生日)
满庭芳(生日)
凤栖梧(婺州席上·五之三)
万年欢(荣国生日)
凤栖梧(安人生日·五之一)
江城子(和吕丞送进士赴省)
凤栖梧(五之二)
浣溪沙(四之三)
凤栖梧(癸未生日·五之四)
西江月(壬午生日)
浣溪沙(四之二)
满庭芳(荣国生日)
临江仙(坚生日)
浣溪沙(安人生日·四之四)
点绛唇(荣国生日二首·二之一)
人月圆(壬午生日,时初遇会庆节,至翌日小集)
清平乐(上元)诗句
烟波千里归舟
香雾半窗幽梦
更阑客散添愁
笙歌缓引更筹
只有衰翁心懒
无限游人谁惜倦
花底明人眼
红莲照晚
可能你会感兴趣
度浮桥至南台
朝中措
朝中措
卜算子
钗头凤
剑门道中遇微雨
书愤
游山西村
孤雁儿/御街行
[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最近文章
张生妻在“君莫辞”中表达了什么
剖析诗句“静听秋蝉吟”在《灵响词》中的意义
朝骑鸾凤到碧落经典翻译和点评
空将荷叶盖头归出自哪里
赠酒店崔氏中武陵城里崔家酒的赏析解读
“嫦娥逐影来”到底说了什么?
卓立不求名出家是谁写的
艺术的语言之美:剖析诗句“飘风暴雨可思惟”在《梦中辞》中的意义
韩湘在“琴弹碧玉调”中表达了什么
钟离权在“别是蓬莱第一峰”中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