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夜】清静的夜晚。汉司马相如《长门赋》:“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於洞房。”唐李端《宿瓜州寄柳中庸》诗:“怀人同不寐,清夜起论文。”《花月痕》第四六回:“而内阁大臣,尤循常袭故,旅进旅退於唯唯诺诺之间,清夜捫心,其能自慰乎?”
【悲】1. 伤心,哀痛:~哀。~伤。~怆。~痛。~切。~惨。~凉。~愤。~凄。~恸。~吟。~壮。~观。~剧。乐极生~。 2. 怜悯:~天悯人。
【号】1. 名称:国~。年~。字~。 2. 旧指名和字以外的别号:如“李白字太白,~青莲居士”。 3. 记号,标志:信~。暗号。 4. 排定的次序或等级:编~。~码。 5. 扬言,宣称:~称。项羽兵四十万,~百万。 6. 指某种人员:病~。伤~。 7. 标上记号:~房子。把这件东西~上。 8. 号令,命令:发号施~令。~召。 9. 军队或乐队里所用的西式喇叭:吹~。~兵。 10. 量词,用于人数:昨天去了几十~人。 | 1. 拖长声音大声呼叫:呼~。~叫。 2. 大声哭:哀~。~丧。~啕大哭
【血】1. 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型。~脂。~压。~糖。~迹。~汗。~泪。~洗。~书。~雨腥风。~海深仇。 2. 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统。~缘。 3. 喻刚强热烈:~性。~气方刚。 | ◎ 义同“血”(xuè),用于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也用于口语常用词,如“鸡血”、“血块子”。
【泪】◎ 眼里流出的水:眼~。~痕。~水。~眼。~珠。~盈盈。声~俱下。 典
【频】1. 屡次,连次:~繁。~仍。~数(shù)(次数多而接连)。~率(lǜ)。~谱。捷报~传。 2. 危急:“国步斯~”。 3. 并列:“百嘉备舍,群神~行”。 4. 古同“颦”。 | ◎ 古同“濒”,水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