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鬼】人穷困的鬼。六朝以来风俗,民间多于农历正月某日作诗文祭送之,谓之送穷。唐韩愈《送穷文》:“﹝主人﹞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唐张鷟《游仙窟》:“诚知肠欲断,穷鬼故调人。”宋陆游《雨中过东村》诗:“穷鬼有灵挥不去,死魔多力到无期。”参见“送穷”。参阅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宋陈元靓《岁时广记·送穷鬼》。2.詈词。骂人贫穷。黎汝青《三号瞭望哨》:“穷鬼,把它吃了吧!”
【有】1. 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 2. 表示所属:他~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 | ◎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典
【灵】1. 有效验:~验。~丹妙药。 2. 聪明,不呆滞:~巧。机~。~慧。 3. 敏捷的心理活动:~机。~感。~性。 4. 精神:~魂。心~。英~。 5. 旧时称神或关于神仙的:神~。精~。 6. 反映敏捷,活动迅速:~活。~犀。~便(biàn )。 7. 关于死人的:幽~。~魂。~柩。
【挥】1. 舞动,摇摆:~动。~袂(甩动衣袖,形容意气豪迈)。~舞。~手。 2. 抛洒,甩出:~泪。~霍。~洒。~汗如雨。 3. 散发:~发。发~。~斥(奔放)。 4. 指派,命令:指~。~军。~师。
【不】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去】1. 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处。~路。~国。 2. 距离,差别:相~不远。 3. 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年。~冬今春。 4. 除掉,减掉:~掉。~皮。~势(a.阉割;b.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 5. 扮演戏曲中的角色:他~男主角。 6. 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上~。进~。 7. 用在动词后,表示持续:信步走~。 8. 汉语四声之一:~声(a.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b.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
流浪的音符
“有灵”表达出贫民也有自己的价值与精神追求,不因贫困而失去人性,这种积极的精神风貌令人感佩。
星星点点999
“穷鬼”二字用词直接表露出作者的真实想法,不需要隐晦其意,尤其是“鬼”字所包含的讽刺意味更是一针见血。
花间散尽繁芳
2. 穷鬼有灵?那这个灵是不是在翻垃圾桶的时候提醒自己还有多少可食用的东西呢?或者在数着自己的零花钱,计算到底够不够交下月的房租呢?
沧桑岁月
“穷鬼有灵挥不去”,这句诗表达了穷人虽然贫困,但也有自己追求的灵魂,并展现出诗人无私的关怀之情。
三千繁星落笔间
诗人无私的关怀之情也不难感受到,他关爱每个遭遇困境的人,这种社会正义感在鲁迅的作品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