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田】1.秋季畋猎。汉司马相如《子虚赋》:“秋田乎青丘,徬徨乎海外。”唐李嘉祐《晚发咸阳寄同院遗补》诗:“去路全无千里客,秋田不见五陵儿。”宋晁补之《北渚亭赋》:“秋田青丘,实囿海滨。”2.秋日收获后的田园。唐刘长卿《鸜鹆歌》:“朝去秋田啄残粟,暮入寒林啸羣族。”唐王建《寄贾岛》诗:“僮眠冷榻朝犹卧,驴放秋田夜不归。”《元史·明宗纪》:“冬春之交,雪雨愆期,麦苗槁死,秋田未种,民庶遑遑,流移者众。”
【不】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见】1.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2. 接触,遇到:怕~风。~习。 3.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5. 会晤:会~。接~。 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 1. 古同“现”,出现,显露。 2. 古同“现”,现存。 典
【五陵儿】年少。唐罗隐《西川与蔡十九同别子超》诗:“肠断门前旧行处,不堪全属五陵儿。”元马致远《湘妃怨·和卢疎斋西湖》曲:“春风骄马五陵儿,暖日西湖三月时。”清吴伟业《送纪伯紫往太原》诗之四:“归将出塞曲,唱与五陵儿。”详“五陵”。参见“五陵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