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承德叵量释义


【趋承】。1.指就教,接受教益。宋王安石《谢林中舍启》:“顾惟幸会之多,曾是趍承之晚。”宋曾巩《与刘沆龙图启》:“未卜趋承,更增慕恋。”清赵翼《谒补山制府奉呈》诗:“趋承能不心倾尽,半为勋高半谊敦。”2.侍奉;侍候。明张居正《元日望阙》诗:“北闕朝元忆往年,趋承长在日华边。”《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初日还强勉趋承,以后打熬不过,半眠半起。”《清史稿·世祖纪二》:“隆恩罔极,高厚莫酬,朝夕趋承,冀尽孝养。”3.趋附奉承。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上:“迨至政宣间,一时权倖皆自此进,气燄赫然,都总管反趋承之不暇。”

【德】1.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品~。公~。~行。道~。~性。~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才兼备。度~量力。~高望重。  2. 心意,信念:一心一~。  3. 恩惠:~施。~泽(德化和恩惠)。~惠。感恩戴~。  4. 姓。

【叵】◎ 不可:~耐。居心~测。

【量】1. 确定、计测东西的多少、长短、高低、深浅、远近等的器具:~具。~杯。~筒。~角器。  2. 用计测器具或其他作为标准的东西确定、计测:计~。测~。~度。~体温。  3. 估计,揣测:估~。思~。打~。 | 1. 古代指斗、升一类测定物体体积的器具:度~衡。  2. 能容纳、禁受的限度:酒~。气~。胆~。度~。  3. 数的多少:数~。质~。降雨~。限~供应。  4. 审度:~刑。~才录用。~体裁衣(喻从实际情况出发办事)。

趋承德叵量的用户点评


送许寺丞五十韵其它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