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1. 退:~步(因畏惧或厌恶而后退,如“望而~~”)。退~。 2. 退还,不受:盛情难~。 3. 表示转折:我来了,他~走了。 4. 去掉:失~。了(liǎo)~。
【迟回】亦作“迟囬”。亦作“遟回”。1.迟疑,犹豫。《魏书·郭祚传》:“高祖叹谓祚曰:‘卿之忠諫,李彪正辞,使朕迟回不能復决。’”元刘壎《隐居通议·经史一》:“璋(刘璋)无得罪於蜀民,其亡有足哀者;故昭烈之取之也,亦迟回不忍,及迫於羣言,然后图之。”《明史·孟养浩传》:“今日既迟囬於豫教,安知来岁不游移於册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母尚迟回,女已偕婢入。”2.犹徘徊。宋贺铸《山花子·弹筝》词:“约略整鬟釵影动,迟回顾步珮声微。”明陈献章《寄题三洲岩》诗:“迟囬北壁下,目击元公遗。”清王韬《英但自守》:“
【而】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杂”。b.表相承,如“取~代之”。c.表递进,如“~且”。d.表转折,如“似是~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下。
【永叹】见“永叹”。亦作“永嘆”。1.长久叹息。《诗·大雅·公刘》:“篤公刘,于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顺迺宣,而无永叹。”毛传:“民无长叹,犹文王之无悔也。”晋陆机《赴洛》诗之一:“抚膺解携手,永嘆结遗音。”宋文天祥《跋崔丞相二帖》:“考引昔今,为之永嘆。”清陈梦雷《抒哀赋》:“使慈母戚於重泉兮,严亲闻而永嘆。”2.长吟;咏叹。《史记·乐书》:“永叹之,淫液之,何也?”裴駰集解引郑玄曰:“永叹,淫液,歌迟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