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奉高谈挥麈尾释义


【去】1. 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处。~路。~国。  2. 距离,差别:相~不远。  3. 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年。~冬今春。  4. 除掉,减掉:~掉。~皮。~势(a.阉割;b.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  5. 扮演戏曲中的角色:他~男主角。  6. 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上~。进~。  7. 用在动词后,表示持续:信步走~。  8. 汉语四声之一:~声(a.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b.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

【奉】1. 恭敬地用手捧着:~觞(举杯祝酒)。~献。~祀。~承(恭维,讨好。“承”读轻声)。  2. 尊重,遵守:~公守法。~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行故事(按老规定办事)。  3. 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告。~还(huán )。~陪。~劝。~迎(a.敬辞,迎接;b.奉承)。~赠。  4. 信仰:信~。素~佛教。  5. 供养,伺候:~养。供~。侍~。  6. 姓。  7. 古同“俸”,薪金。

【高谈】亦作“高谭”。1.侃侃而谈,大发议论。三国魏刘劭《人物志·接识》:“是故多陈处直,则以为见美,静听不言,则以为虚空,抗为高谈,则为不逊。”北周庾信《预麟趾殿校书和刘仪同》:“高谭变白马,雄辩塞飞狐。”明许承钦《将相谈兵歌题蔡怀真画册》诗:“蟹羹鱼炙行日夕,高谈话昔情逾敦。”茅盾《子夜》三:“可是--平常日子高谈‘男女之大防’的,岂非就是他这班‘社会的栋梁’么?”2.不切实际的议论。晋葛洪《抱朴子·官理》:“昔衞灵听圣言而数惊,秦孝闻高谈而睡寐。”3.高明的谈吐;高尚的言谈。南朝梁萧统《讲解将毕赋三十韵诗依

【挥】1. 舞动,摇摆:~动。~袂(甩动衣袖,形容意气豪迈)。~舞。~手。  2. 抛洒,甩出:~泪。~霍。~洒。~汗如雨。  3. 散发:~发。发~。~斥(奔放)。  4. 指派,命令:指~。~军。~师。

【麈尾】以驱虫、掸尘的一种工具。在细长的木条两边及上端插设兽毛,或直接让兽毛垂露外面,类似马尾松。因古代传说麈迁徙时,以前麈之尾为方向标志,故称。后古人清谈时必执麈尾,相沿成习,为名流雅器,不谈时,亦常执在手。晋陶潜《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亮以麈尾掩口而笑。”唐白居易《斋居偶作》诗:“老翁持麈尾,坐拂半张牀。”《红楼梦》第一○九回:“只见妙玉头带妙常冠……腰下繫一条淡墨画的白綾裙,手执麈尾念珠。”

去奉高谈挥麈尾的用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