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向】”。亦作“趣嚮”。亦作“趣乡”。1.志趣;志向。唐杜牧《春末题池州弄水亭》诗:“趣向人皆异,贤豪莫笑渠。”《新唐书·陈子昂传》:“智者尚谋,愚者所不听,勇者徇死,怯者所不从,此趣向之反也。”宋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学者不论天资美恶,亦不专在勤苦,但观其趣嚮着心处如何。”2.好尚;兴味。宋梅尧臣《和永叔内翰思白兔答忆鹤杂言》:“我闻二公趣向殊:一养月中物,一养华亭雏。”《金瓶梅词话》第五三回:“西门庆向小玉道:‘贼奴才,现今叫大娘,只是不应,怎的不是气我。’遂没些趣向,走出房去。”亦作“趣嚮”。亦作
【今】◎ 现在:~天。~生。~世。~番(这次)。古为~用。~是昨非。
【成道】谓领会佛道而得证正果。《后汉书·襄楷传》:“天神遗以好女,浮屠曰:‘此但革囊盛血。’遂不眄之。其守一如此,乃能成道。”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木篇》:“菩提树,出摩伽陀国,在摩訶菩提寺,盖释迦如来成道时树,一名思惟树。”范文澜《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据说,释迦成道后,三七日间,为徒众讲《华严大经》。”